最近公司转到cpp语言研发了。上次使用cpp还是上本科时了,当时用的是codeblocks,现在目测vscode成为主流。
由于vscode本身并不是ide,只是增强版本文本编辑工具。所以配置较麻烦,配置后使用也有一些不大符合习惯的地方。
整理下自己使用过程中一些问题吧。
最近公司转到cpp语言研发了。上次使用cpp还是上本科时了,当时用的是codeblocks,现在目测vscode成为主流。
由于vscode本身并不是ide,只是增强版本文本编辑工具。所以配置较麻烦,配置后使用也有一些不大符合习惯的地方。
整理下自己使用过程中一些问题吧。
之前主用Python作为项目开发语言,将项目迁移到arm边缘盒子上后发现arm的cpu不给力,软件速度低于预期,所以计划将部分程序改为c++实现。于是乎,复习了c和c++的一些知识,毕竟十多年未用了(上次用还是本科读书时)。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将c++作为主力研发语言,之前上学那会使用的codeBlocks貌似也不怎么火了,最近风头正盛的时vscode,打算用vscode进行研发。
首先,vscode只能看做加强版的文本编辑器,不能看做IDE。为何?因为它的配置真的麻烦,对于我这种用过CodeBlocks,eclipse,IntelliJ IDEA,pycharm等IDE工具的人,真的认不下vscode的IDE身份。所以大家有个预期,配置有点小麻烦,照着步骤做就行。
以下操作都是在manjaro系统上完成,VSCode版本1.50.1。
一不留神,之前的域名证书过期了。由于是Let’s Encrypt免费证书,需要3个月手工续期一次,一年就得4次,还是有点麻烦,搞成自动化多好。
以下操作均在服务器上执行(ubuntu16,腾讯云)
nook2是自己使用的第一款电纸书,也是目前为止满意度最高的电纸书,搭配Orionviewer切边+横屏简直就是6寸阅读扫描版pdf的利器。
由于之前折腾过,所以这次刷机还是比较顺利的(刷机是在win10下操作的,个人体验最佳的是行云版,所以这次刷的也是行云版)。一个弄了3h左右,下载东西占了2h,折腾了1h就搞好了。
主要参考教程
https://www.cnblogs.com/coyoteshkw/p/nook2.html
按照教程的操作即可畅通无阻,特此也致谢作者。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3步:
3.将tf卡插入已关机nook2的卡槽中,开机,屏幕上会显示Rooted Forever字样,将nook连接电脑
这个应该是tf插入后,按着顶部后面的开机按钮和下部的n按钮,同时按下等待几秒后进入Rooted Forever 字样状态,如果按照常规方法开机是不会自动进入Rooted Forever状态的。
进入Rooted Forever状态后,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使用DiskGenius就可以看到完整的nook磁盘(类似电脑全部磁盘,完整的2G(实际1.82G),我们平时用nook连接电脑看到的只是数据盘,只有240M左右)
作为软件研发人员,windows性能不够强劲。虽然系统启动很快,但一旦开启软件过多,占用内存过大,很容易遇到卡死,无响应等问题。linux作为跑在大多数服务器上的系统,对研发人员有较大吸引力。
Dockerfile是一个包含用于组合映像的命令的文本文档。可以使用在命令行中调用任何命令。 Docker通过读取Dockerfile中的指令自动生成映像。
昨天,配置crontab时遇到一些坑。crontab虽然算比较熟悉了,但也有1年多没碰过,有点生疏了,低级错误基本又犯了一遍。顺便整理下。
安装等不在赘述,网上一堆
v2ray特殊之处在于其代理模式上
传统代理:本机不安装任何软件,直接配置浏览器代理(ubuntu),或者,window/网络/中配置代理,本机不需要增装软件
当前主流代理:购买软件授权码,使用软件授权码就可使用代理
v2ray模式:需要安装2个软件,1个本机,1个服务器,这个是比较特殊的,否则看他人文档时容易懵,为何刚才安装一次又要再安装?
区别:bash,sh,./,bash
当我们使用 sh test.sh 、bash test.sh 、 ./test.sh
运行脚本都会使用一个新的shell环境来执行脚本内的命令,
当子进程完成后,子进程内的各项变量和操作将会结束而不会传回到父进程中。
在绘制行情图时matplotlib,遇到时间索引会自动进行补全,导致dataframe不存在的记录实际绘图中也有,不过是一条连续平线。这个默认设计对大部分情况也是合理的,但在股票行情分析中,我们并不需要自动填充,反而需要跳过这些非交易时间段。
目前如果采用dataframe作为索引(index),网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文件:/etc/profile,/etc/bash.bashrc,/.profile,/.bashrc区别
2个profile都是绑定了用户的登录操作,用户登录则读取执行
2个bashrc都是绑定了用户的启动shell操作,用户开启shell则执行。所以一旦修改就需要重新登录方能生效。
etc/下的文件/etc/profile,/etc/bash.bashrc,是对所有用户都适用的,所以只要开启新终端就能生效。
~/下的文件是对当前用户适用的
可以通过source /etc/profile立即生效等,使得相应配置立即生效。
背景:发现自己电脑配置不够,在进行模型参数调优时基本进行不下去了。计划使用云服务器,由于自己只是用来跑模型。所以按需计费最为合适。考虑到每次使用都需要部署开发环境,索性用docker实现。这样每次部署可以省去很多软件安装和部署工作。留下过程和采坑经历。供大家借鉴。
个人系统:ubuntu16.04
最近期货ctp穿透接口还在等待期货公式审批,看了vnpy2.0支持的数字货币,自己之前主要使用1.9,但是里面很多接口都以及无法使用了,所以长远来看,还是要转到2.0版本的,不妨试试。
推荐先使用火币的普通交易接口,测试通过了在使用期货接口
首先配置appkey和appsec都是类似的,
需要注意的如下
第一点,交易所选择,直观感受hbdm,但下拉框没有,其实选择huobi就行了
第二点,代码,官方的网页代码 ETH0628 这种格式,但是个人测试不行
然后还有ETH_CQ,这中格式尝试了也不行,最红发现ETH19628这样的才可以
即使这样也会有报错
ws_contract_type = CONTRACT_TYPE_MAP[contract_type] KeyError: ‘quarter’
需要修改代码:
hbdm_gateway里面的CONTRACT_TYPE_MAP改为如下信息,则可以解决报错问题
hexo结合github pages本来是绝佳组合,免费安全高效,无奈github国内访问太慢。同类的coding的pages自定义域名坑太多,大概率失败.gitee自定义域名直接收费月99,果然比抢更好(99可以买腾讯低配置云主机1年了。)。所以说了半天国内如果坚持自定义域名且少花钱,那么就是都不行。必须借助github,那么就只有github+cdn加速。但国外cdn大多数一样慢,国内使用cdn,则网站必须备案,github备案也过不了。所以此路不通。github+亚马逊CDN(可能名字不叫这个)可能可以,据说还行。但是可能收费。
所以那么麻烦干么,干脆自己建了,不用github类似Pages服务,hexo生成的是静态页面,nginx轻松搞定。
hexo启用看板娘后发现一个问题,无论如何修改配置,妹子始终都是那个座桌子边上的那个。想换一个,修改配置,重启,无效!
网上查了查,也没有类似的结果,只好硬着头皮自个找了。重新核对官方步骤,的确没问题,一模一样的,那为何自己的就不行呢?仔细检查配置后发现。
报错信息:经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反馈,您在我司报备使用的第三方外部交易终端软件在生产环境中不满足看穿式监管要求。无法采集到您的私网IP1。
或
但是无法采集到您的硬盘序列号等其他序列号信息。
可能国内软件做的太人性化了,最近用的几个国外软件,真的各种反人性,尤其是今天的evernote,窝火!
1,网页web版,新版旧版并存,新版切换旧版,链接明显。旧版切新版,找不到入口!!请问,是在鼓励用户使用旧版么?那做新版干干嘛呢?用户一旦误点击,切换到旧版,发现,回不到新版了!!!!
2,同步问题,evernote在win上有客户端,可以正常同步,但是,我第一次用就无法同步,折腾了大半天,最后还是csdn搞定,
解决方案:工具——>选项——>同步——>勾选开启部分同步——>点击确认
猜测是某一篇文章,可能哪里有残缺,同步过程抛出异常,导致同步失败。
难道设计、开发人员都不动脑子?博文本身互相独立,即使某一篇报错,也不该影响其他文章吧!一篇文章报错,全部无法同步!!还有就是,既然有兼容性的配置项,难道不应该默认放开么??
evernote这种toC软件,理论上不应该出现这种低级问题,毕竟面向用户很广泛,而且大多小白用户,难道让人家去debug么?
win10安装rqalpha
参考文档
rqalpha地址:https://rqalpha.readthedocs.io/zh_CN/latest/intro/detail_install.html#intro-detail-install
1,安装ubuntu和win10共存的双系统,失败,放弃
2,使用win10已安装的Anaconda2-5.3.0-Windows-x86_64.exe,参考官方文档继续安装
pip install -U pip
pip install -U setuptools
Ubuntu18.04 安装后应该做的事:https://blog.csdn.net/hymanjack/article/details/80285400
Ubuntu 18.04 安装后的主题美化与软件安装:https://blog.csdn.net/MasterAnt_D/article/details/56839492
主要参考第一篇,简单来说:
1,windows下释放出一个空磁盘。
2,下载ISO文件,放根目录(比如D:/)
3,ISO压缩包中提取文件initrd.lz和vmlinuz(位于压缩包的/casper/文件夹中),和ISO放到一起(也有文章说iso中的.disk文件夹也需要,保险起见可以和initrd.lz及vmlinuz放一起)。
此时d:/下有:文件:ISO,initrd.lz,vmlinuz。文件夹:.disk
4,安装启动easybsd,添加启动项(copy一段文本)
5,重启机器,进入ubuntu安装流程(唯一注意的是需要再分出一个swap交换分区)。
6,修改双重引导问题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